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员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贺晓鹏教授团队在超分子组装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化学领域国际一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目前多肽的合成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在多肽合成过程中有时会发生DG重排或者天冬氨酸酰胺化,导致杂质峰离目标峰很贴近,而很难纯化甚至无法分离。从而导致产率降低,为解决此类问题,今天介绍一种Asp的侧链保护基,氰基亚硫酰基,简称CYS。此类方法可有效的减少DG重排和Asp酰胺化导致的杂质,大大提高合成,纯化效率。 后面关于DG重排和Asp酰胺化等类似副反应,统称为D酰胺化。
多肽化学合成方法,包括液相和固相两种方法。液相合成方法现在主要采用 Boc 和 Z 两种保护方法,现在主要应用在短肽合成,如阿斯巴甜,力肽,催产素等,其相对与固相合 成,具有保护基选择多,成本低廉,合成规模容易放大的许多优点。与固相合成比较,液相 合成主要缺点是,合成范围小,一般都集中在 10 个氨基酸以内的多肽合成,还有合成中需 要对中间体进行提纯,时间长,工作量大。固相合成方法现在主要采用 Fmoc 和 Boc 两种方 法,它具有合成方便,迅速,容易实现自动化,而且可以比较容易的合成到 30 个氨基酸左 右多肽。
二硒代-硒酸酯连接两个蛋白或者肽段的方法简称为DSL方法,英文全称为Diselenide–Selenoester Ligation。该方法可以在无其它辅助反应物的条件下,快速连接两个肽段,形成新的酰胺键,脱硒后便可产生新的天然肽或者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