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所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发现ATP结合蛋白在病菌致病中的新作用

时间:2021-04-13 07:20:05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学院学校:浙江大学

2018年6月23日,生物所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ew Phytologist上发表题为“The ATP-binding protein FgArb1 is essential for penetration, infectious and normal growth of Fusarium graminearum”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赤霉病菌中ATP结合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在病菌致病和生长中的新机制。

近年来,由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ium complex)引起的赤霉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最重要的病害,病菌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也称呕吐毒素)也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此,深入理解病菌的致病机理和毒素合成机制对病害防控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生物所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综合运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发现赤霉病菌的62个ABC蛋白中FgArb1是病菌致病必需蛋白。有趣的是,其它病原真菌ABC蛋白主要通过主动排泄有毒物质而参与病菌的抗逆和致病等生命活动。然而,FgArb1通过MAPK信号途径调控病菌的穿透寄主能力;通过影响核糖体小亚基蛋白的输出而调控病菌DON毒素合成和对逆境胁迫适应性。研究还发现FgArb1的生物学功能依赖蛋白乙酰化修饰,并明确了该蛋白上乙酰化修饰位点。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ABC蛋白调控真核生物生命活动的分子机理提供新视点。   

该团队尹燕妮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马忠华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课题资助。

文章链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nph.15261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收集互联网上公开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sales@allpeptide.com

返回首页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9704号;浙ICP备18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