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情牵留守儿童――记高分子系赴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志愿活动 发布时间:2014-09-14 来源: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4423

时间:2021-04-13 04:23:02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学校:浙江大学

2014年7月8日起,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赴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暑期社会实践团总计12名志愿者,来到了洪江市黔城镇塘湾中心小学进行为期12天的“大手牵小手,情牵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志愿者们认真工作,真诚奉献,关爱孩子,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在这里,志愿者们化身小老师,为四、五两个年级共计50个孩子们上课。由于是夏令营活动,除去语文数学英语等孩子们心中的“正课”外,音乐,手工等趣味性课程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每天,作为年级组长的顾涛和王婷婷同学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教室打开门窗通风。这里没有电扇,只能靠自然风慢慢驱散一晚上的浑浊空气。由于孩子们每天都早早地来了,第一节课的老师必须早早地吃完早饭到教室里管理纪律。每节课都有一名主讲老师和2-4名助教老师。孩子们精力旺盛,小老师们必须时刻打起精神注意孩子们的情绪,准备处理突发状况,直到下午3点孩子们全部回家。随后志愿者聚集起来开始总结当天的教学情况,互相指出不足之处,并讨论第二天的工作分配。接下去是自由活动时间,当然,这并不是说志愿者们可以休息了,大家有的写经验总结,有的备课,有的整理资料,往往要忙到10点。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参与活动的孩子们不仅能快快乐乐地度过这12天,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能继续快乐地学习。

在活动策划之初,作为发起人的李浩南同学就一再强调“快乐学习”,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志愿者们在平时的备课中也尽量向孩子的思维靠拢,不断回忆自己小学时的情景。“学的好不等于教得好”,受前辈们指点的志愿者们努力寻找孩子们的兴趣点,及时了解孩子们对课堂的感观,避免“曲高和寡”的情况出现。

虽然只有短短的12天,但是志愿者们都很投入,尽量与孩子们进行课堂外的交流来进一步了解他们,了解他们对学习的态度看法,了解他们的性格,发现那些掩藏在淘气蒙昧下的纯真懂事。或许对于孩子们来说,志愿者们只是一群过客。但是他们的“过客”却为这对于一生来说太过匆匆的12天全力以赴。当然收获也是明显的,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羞怯疏离到后来的信任亲近,在最后离开时,双方已然成了朋友。

志愿者的工作不可谓不辛苦,条件不可谓不艰苦,尤其是这一次的志愿者们肩负着先锋的责任,他们的表现影响后续发展,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每天工作长达12个小时,大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躺下来睡一会,但是这些外物从来不曾影响志愿者们的热情。虽然每天都很劳累,但是大家都表示获益匪浅。一位同学感慨道:“当我妈妈听到我们此行没有老师陪同时,她非常惊讶。原来我也已经成长到可以独当一面了。”当然除了心理年龄的成长,志愿者们还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无论是策划一个活动,还是组织安排人手,或者是如何获取经验吸取教训,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沟通交流,同学们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从校内小世界走向了社会大世界。大家收获的不仅仅是眼界的拓展,心境的磨砺,还有教育界前辈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的理解与热情,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热情的奉献中,在年轻人与前辈的思想碰撞中,12名志愿者为以后的志愿者活动开了个好头,更向社会展现了浙大学子“真诚、踏实、友爱、谦逊、奉献”的精神风貌。愿他们的努力能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上端正态度、积极进取!

此次实践受到广大媒体关注与报道,取得积极的社会影响影响。

中国日报网、红网、中国广播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网络媒体转载或报道了此次活动;湖南日报、湖南工人报、怀化日报、边城晚报等均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洪江市电视台对夏令营开营式进行了新闻采访报道。

感谢洪江市教育局、洪江市工会、洪江市黔城镇、洪江市黔城镇塘湾中心小学对此次活动的支持。

 

高分子系赴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暑期社会实践团

2014年9月9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收集互联网上公开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sales@allpeptide.com

返回首页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9704号;浙ICP备18001318号